首页> 游戏小资讯 >

夏商周属于新石器时代吗,古埃及在夏朝时期,早就已经建立并统一国家了吗

2023-08-23 阅读:241 作者:沈骁恒



夏朝存在吗 知乎

首先澄清一点:

学界对「夏朝」的质疑,并非由于考古没有发现「夏朝」的遗迹,而是直接来自中国文献的内证。

「质疑(否定)夏朝」的想法本来就挂在清代学术的逻辑链上,这是清代学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当年看清代今文学派著作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唐虞夏」的真实性了,而我也曾对夏朝的质疑嗤之以鼻。所以质疑夏朝实在是非常自然的想法,绝非二三学者故作惊人之语,更无关「*亡我之心不死」的阴谋论。至于后来西方考古学介入,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个问题之所以稍显复杂,是因为所谓「否定夏朝」中的「夏朝」经常指代不明:是禹建立的夏朝?是商灭掉的那个夏朝?还是指商朝以前的某个文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虽然会交叉,但实质是两码事,不应该混淆。人们常把几个问题杂糅起来讨论,有时还夹杂着民族情绪,当然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史记》里的夏朝至少得分为三段看,一是禹,二是启至于少康,三是后期包括汤灭夏,乃至周朝的杞曾诸国。前两段神话气息较重,拼凑痕迹明显,第三段可能则有事实遗存,但目前没有发现直接的对应。

本文可能会多次引用下面这篇回答:

大家相信尧舜禹传说中近乎童话的「禅让制」吗?

?

?

为避繁复,下文提到此回答时,皆简称《禅让制》。

〇.《史记》记载

按例先复述一下《史记》的记载。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

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

……

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

……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

……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

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於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後,至周封於杞也。

《史记·夏本纪》

《史记》中的夏是一个和商周并称的朝代,所谓「三代之记」。先祖维禹,以治水有功,帝舜禅为天子。厥后禹子启即位,传十五帝至于帝桀。帝桀愆德,成汤伐之,遂失其命。周初,封其后于杞。

(没啥好讲的……( ̄? ̄)

一.「禹」

我在《禅让制》一文中已述及:禹本为天神形象,亦不与「夏」相关,至春秋末左右降格为人王。所以这里只拣其要讲一下,具体细节可参看彼文。

p.s.再强调一下,以下是叙述不是论证,中学生们不要拿着「天命」杠。

现在zui早关于禹的记载来自西周末的「豳公盨」:

天命禹敷土,隳山,浚川。《豳公盨》

禹在这里是一个天降的创世神形象。

其次是目前断为西周文献的《清华简·厚父》:

……闻禹……川,乃降之民,建夏邦。启为后,帝亦弗恐启之经德少,命皋陶下为之卿士。《清华简·厚父》

竹简有残,文意大概是说:天帝命禹治水,然后建立「夏邦」,并立「启」为君后。这里虽然同时出现了「禹」和「夏」,但「命禹治水」、「建立夏邦」的主语都是上帝,是禹平完水土后,上帝命启作人间夏邦的王。禹既不是夏的国君,启也不是禹的儿子。「禹」和「夏」实际上还没有产生直接关联。

至于为什么这里的「天」和「帝」都指「上帝」,可参看这个回答:

请问一下为什么周朝君主称「王」,汉朝君主称「帝」,唐、宋君主称「宗」呢?另外封号尊号谥号有何不同呢?

?

?

但这种说法不能不视为《史记》记载的前身,于是在后期的传说里,禹成了夏朝的始祖,并做了人间的王。所以禹和夏扯上关联,本是后世传说的融合,那么简单的逻辑问题来了:「禹不存在」能推出「夏不存在」吗?——不能。

「禹」和「夏」本是两个问题,现在得把他们先剥离开。

附带提一下禹传说的来源问题,与本文主线无关,读者可自行跳过。( ̄? ̄)

汉朝对禹的记载都一致指向西羌,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大禹出於西羌。《新语》

故禹兴於西羌。《史记·六国年表》

皇甫諡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史记集解》

大禹出西羌。《后汉书·逸民列传》

禹父鲧者,帝颛顼之後。鲧娶於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嬉於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胁而产高密。家于西羌,地曰石纽。《吴越春秋》

禹的功绩除治水外,还有一项「征有苗」。

分北三苗。《尚书·尧典》

何迁乎有苗。《尚书·皋陶谟》

苗顽弗即工。《尚书·皋陶谟》

三苗丕叙。《尚书·禹贡》

禹曰:「济济有群,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禹誓》

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於庙,犬哭乎巿,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袛,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後乃遂几。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墨子》

《尚书·吕刑》的作者是西周的吕王,叙述了一个「上帝遏绝苗民」的传说:

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尚书·吕刑》

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尚书·吕刑》

又云:

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家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尚书·吕刑》

所谓天降「三后」:伯夷、禹、稷。伯夷是姜姓的祖先,《史记》云:「姜姓,伯夷之後也。」稷亦出自姜原,都是西羌的祖神。吕氏本出于西羌,这自是吕王讲述西羌的传说,并称的禹自然也与西羌关系密切。

《后汉书》云: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后汉书·西羌传》

所以禹当为西羌的神,故和西羌灭苗的传说关联。

另外,禹平水土,制画九州,《书·禹贡》序云「禹别九州」,又云「九州攸同」,「九州」一词与禹自来联系颇密。但古人意识里的「九州」,却不一定像今天一样指「中国」。《左传》云:

晋籍谈、荀*,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帅,以纳王于王城。《左传·昭22》

士蔑乃致九州之戎。《左传·哀4》

晋地有所谓「九州之戎」,「九州」自是一地之称。「九州之戎」即「陆浑之戎」[1],又名「允姓之戎」[2],本居瓜州[3],范宣子称之「姜戎氏」者[4],可知亦出自西羌。

禹在古书中亦多称「戎禹」,故可推测所谓「九州」本指一区划而言,禹则为其地居戎之宗神。之后禹渐变为天下之共神,「九州」亦扩大为天下的代称[5]。而「九州」确指哪九个,自是后来附会上去的,所以当然从来都没有确切的说法。

至于禹的父亲鲧治水被诛、鲧化黄熊、鲧的肚子剖开生禹这些故事,则又是另外一些不同层次的传说的糅合。不想写了,还是说「夏」的问题吧……( ̄? ̄)

二.「夏」

质疑夏朝的文献动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文献中的「夏后」,一个是文献中「夏」所指代的疆域。因为这些事情细究起来,其实都不太正常。

在讨论前,先明晰一下概念。当我们提到文献中「夏」的时候,它一般有两种指代:一个是指与「商」「周」并称的「夏朝」,一个是「夏朝」所辖的区域。

1.「夏后」

「夏」如果是和「商」「周」同为朝代名,就应该和「商」「周」一样,但称「夏」即可。但事实上,文献中「夏」和「商」「周」并举时,常常称「夏后」或「夏后氏」,而不言「夏」,这其实很奇怪。传说中「夏」之前的「虞代」,也从来没这个毛病。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论语》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孟子》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孟子》

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孟子》

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周人墻置翣。《礼记》

泰,有虞氏之尊也。山罍,夏后氏之尊也。著,殷尊也。牺象,周尊也。《礼记》

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周礼》

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国语》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数百岁矣。《墨子》

这样的文例非常多,不烦枚举,皆以「夏后」、「夏后氏」与「殷」「周」并称,这个现象并不正常。

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夏朝称王为「后」,所以「夏」可以称「夏后」。但这个解释其实相当糊弄,文献中商王亦称后,但绝无「商后」、「殷后」的叫法。而且用「夏王」这样的词和「商」「周」朝代并举又是几个意思?《史记》中还有「夏后帝启」、「夏后帝相」、「夏后帝少康」的说法,「后」与「帝」并举,竟不避赘复。这只能说明「夏后」为一连语。

所以「夏后」的叫法需要一个解释,并不能简单当一个朝代名处理。

2.「夏」的疆域

「夏」所指代的区域实际有两个,一个是后来的晋地,一个几乎泛指整个中国[6]。

《左传》所谓「夏虚」者,实为古唐国所在,亦是周初晋国初封之地:

命以唐诰,而封於夏虚。《左传》

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左传》

另一方面,「夏」的指代范围又极广:

文献中有「诸夏」: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

诸夏亲暱,不可弃也。《左传》

诸夏从戎,非败而何。《国语》

有「华夏」:

楚失华夏。《左传》

有「区夏」:

用肇造我区夏。《尚书》

有「东夏」:

闻君将靖东夏。《左传》

抚征东夏。《左传》

实谗败楚,使不规东夏。《国语》

「商」「周」并非后世的大一统王朝,实际控制疆域不能覆被中国,但「夏」指代的区域极广,中国地域皆可称「夏」,后来也常作为与「蛮夷」相对的概念出现。如果「商」之前有一个叫「夏」的朝代,其区域绝不当如此之广。「诸夏」的叫法就更奇怪了,一个国族名前加「诸」,是在暗示有多个「夏国」不成?

反证法:

现在我们假设「夏朝」存在,并忽略「诸夏」这种称呼的诡异之处,那么要么这两种区域指代有关,要么无关。

如果有关,我们需要解释这种关联,比较自然的猜测是:「夏」本是一个立都于晋地的朝代,但后世悠远,逐渐认为这个「夏」的疆域覆盖极广,所以又用「夏」指代中国。那么这样首先就承认了「夏朝」至少在疆域上是有构拟的成分,其次也会出现难以解释的问题:文献中提到「夏虚」的时候,似乎只是在叙述一个建都于此的国家,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大统一王朝对待过,这样两个概念实际出现了割裂。而且「区夏」、「诸夏」这样的概念出现得相当早,远早于「大一统」思想的出现,那个时候既没有国家曾经有过统一的事实,也没有统一的征兆,所以对一个事实存在过的王朝进行这样的构拟是很不自然的,但同时期也没有相似的概念产生。

如果认为无关,也同样让人难以接受。「夏」同时指代一个朝代和中国,概念上有极大的交叉,却又彼此*,互不相关,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解释。

这自然指向了「夏朝」可能不存在,并启发人寻找新的解释。

3.周人自称「夏」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个稍显奇异的现象。

周人在《尚书》里对「夏」的记述实际也有两种,一方面把「夏」当作「商」之前的朝代,一方面又把自己叫作「夏」,比如《周书》常自称「我有夏」。

传统的解释倒也很合理,说周人自认为是夏的后裔,故自称夏,也没毛病。这种解释确实非常通顺,不过其中有一个例子是周王自称「夏后」,这就又稍显奇怪了。

今本《尚书·顾命》云:

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在後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

「在後之侗」一句古文本作「在夏后之詷」[7],审前后文可知这里的「夏后」指的就是周王。今本这句的「夏后」被改为「後」,只能说明后人不理解为什么周王可以称「夏后」,所以对文本进行了篡改。

4.「夏」==「下」

以上诸现象并非完全不能解释,比如将「夏后」拆解为「夏王」,比如「夏」广阔的地域指代是对「夏朝」的疆域构拟来的,比如认为周是夏人后裔,故可自称「夏」,周王亦可称「夏后」。但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统一而简单的解释?

我们可以把上古史的构拟视为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文献是其数据。这个模型不能太复杂,随文释义是总能附会出一个解释的,但这明显容易过拟合。我们希望找到的是一个简单正则、解释力又强的模型。

?

好的模型

?

过于复杂的模型,对于已有数据能完美解释,但预测效果极差(过拟合)。

?

过于简陋的模型,已有的数据都不能解释(欠拟合)。

a.夏国

回到《清华简·厚父》:

……闻禹……川,乃降之民,建夏邦。启为后,帝亦弗恐启之经德少,命皋陶下为之卿士。《清华简·厚父》

文中说,上帝命启为夏邦之后(姨,这不就是「夏后」吗?)。古文献「邦」今本常作「国」,「夏邦」即「下国」,而「下国」乃《诗经》常用语:

奄有下国、俾民稼穑。《閟宫》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长发》

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长发》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殷武》

皆言「下界(人间)之国」,常与「上帝」对举,所以这里的「夏邦」当与《诗经》同,理解为「下国」更合理。出土的秦公器也能为之佐证。

秦公钟:

秦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造有下国,十有二公不堕在下。

秦公簋:

秦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鼏宅禹迹,十有二公在帝之坏。

在同样的格式里,一作「禹迹」,一作「下国」,所以「禹迹」和「下国」实际上是对等的概念。「禹迹」即禹平水土后的世界(见《禅让制》),联系《厚父》所载:上帝命禹平水土后,建立「夏邦」,命启为后。两相对比,这里的「夏邦」就是「下国」,实指「下界之国」。

b.夏民

文献中「夏」「下」混用的现象很多,「下阳」或作「夏阳」,「下邑」或作「夏邑」。《山海经》云: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大荒西经》

「夏后开」即夏启,言夏启上天界得《九辩》与《九歌》之乐后回到下国。《离*》云: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王引之即引《山海经》的故事,读此句为「下康娱以自纵」。因为在早期传说里,夏启并不是一个正面的形象,《墨子》云:

於武观曰:「启乃*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大,天用弗式。」

夏启「*溢康乐」的定位和他上天窃取《九辩》《九歌》,《离*》所谓「康娱自纵」的形象其实是一致的。

《山海经》又云: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海内经》

云上帝命羿降于下国,治恤民难。而《天问》云: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联系《山海经》所载,此处「夏民」即「下民」,言「下界之民」。「下民」亦《诗经》常用语: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捋采其刘、瘼此下民。

天命降监、下民有严。

「下民」亦常与「上帝」对举。

c.夏都

《山海经》云: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

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巖。

颇疑所谓「夏都」即「帝之下都」。

第二条提到羿,亦当为羿与夏朝故事的神话背景。

所以「夏邦」即「下国」,「夏民」即「下民」,「夏都」即「下都」,皆指「下界」而言,与「上帝」相对。文献中「后」亦常与「上帝」对举,杨宽先生因而指出:「因疑「夏后」即「下后」,为「上帝」之对待名称,而夏代之名即由此出。」[8]

故「下后」原指「下国之王」。神话中夏启是上帝命为下界的王,故能名「夏后启」,《厚父》所谓「建夏邦,启为后。」者正用此义,这也是为什么周王也能自称「夏后」的原因。因凡人间皆为「禹迹」(见《禅让制》),实为「下国」,当然哪里都可以称「夏」,以故「夏」的指代区域能如此之广。人间万国皆为「下国」,自然也能称之「诸夏」。于是上文所说的三个现象都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

由于这种传说和「禹」的传说似出一源,所以「夏」亦常指「西方」,前文「东夏」犹言「东西」。

三.「夏朝」

继续整理一下逻辑,前文提到过,「夏」所指一是时间线上历时的朝代,一是一小一大的地域指代。

文章di一段把「禹」从时间线上拿出去,第二段解释了朝代名「夏后」、并将「启」从夏朝的时间线上剥离开,同时解释了「夏」的地域指代中大的那一部分。现在还需要解释朝代中启以后的部分和地域指代中小的那一部分。

1.夏朝前期

夏启后面有太康、中康、少康,其间还掺杂着后羿夺位的阴谋故事,这个故事细究起来非常混乱。首先「三康」的名字非常齐整,与后面诸夏王的名字不类,其中涉及的各种名字在不同书里说法都不太一样,后羿也有好的坏的两种形象,解释为一个部族中时代不同的两个后羿太过牵强。

总之这里真是乱成一锅粥[9],我实在不想写了。但看看这些故事似乎都和夏启的神话有关系,所以我决定把这一段夏史和夏启打包在一起丢掉,那么我们开心的发现,只用解释夏朝后期的故事了。

2.夏朝后期

但这其实并不让人开心,因为没啥好的解释。

《史记》中夏代的世系是有的,我们目前做的是把前面一段(从夏禹到少康)视为神话,从信史里踢开,但后面那些夏王名字还在那里,总不能都丢到神话里吧?实际应该解释的也不止于夏桀,周初封建的杞国也应该算到夏的历史里考虑。

陈梦家有一个想法,认为夏世系是从商世系中分化出来的[10]。但这个解释不好,有点强行,而且在的地下资料,印象里没有什么支持的证据。

所以我决定把这一段世系和还剩下没解决的那个「地域指代中小的那一部分的夏」的问题裹在一起处理。即在后世晋国的那个地方,确实有个国家,也不知道为什么那里就叫「夏国」了。

这个国家的迁徙不太清楚,王城岗,*姑,偃师,东下冯,二里头等等不知是否有关,这些遗址在考古上可以看到其中的传承演变。也可能就是《夏本纪》里后一段的世系,包括商诛夏桀的事情都是这个国家。

《商颂》称颂商汤功绩的时候,实际灭了四个平行的国家: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长发》

即韦国、顾国、昆吾和夏桀,这里也并没有给人一种夏是宗主国、大王朝的感觉。

而周初封夏的后裔于杞,也是这个国家的后人。

四.总结

好像把挖的坑填完了……(′▽`)

总结一下吧:

1.禹本为西羌的创世神。

2.「夏国」来源于「下国」,「夏后」来源于「下后」,皆出自上帝命启为下后的传说,夏朝前期的「史事」都与这段神话有关。「区夏」、「诸夏」等广泛的地域指代亦源于此。

3.禹和夏后启的故事后来发生了融合,禹成了启的爹,启的形象也从昏君变成了明君,共同成为夏朝的先王。

4.夏朝后期的史事可能来源于山西那边的一个小国,后来辗转迁徙,不知和王城岗,*姑,偃师,东下冯,及二里头等等有无关系。再后来不知道怎么的,这个小国的故事和禹启的传说拼接起来了,共同成为了现在意义上的记载的「夏朝」。

五.「二里头」

说一下「二里头」吧。

先考虑一个问题,在「二里头遗址」被发现后,且其中没有与夏朝任何直接相关的证据的前提下,「夏朝存在」的概率会不会因为「二里头遗址」而增大?

用?表示概率,由贝叶斯定理:

?

注:其中?表示在A事件发生的条件下,B事件发生的概率。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二里头」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文化」的概率大不大?

太大了。

不管是从地望来说,还是现在对其的考古发现来说,这里出现一个这样的遗址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那在夏朝存在的前提下,二里头这里存在一个遗址的概率大吗?当然也大。所以?这一项能得出它远大于1的结论吗?不能。

所以我们并不能在「二里头这里存在一个遗址」的前提下,得到「夏朝存在」的概率?比单纯考虑「夏朝存在」的概率?大很多的结论。

这个概率相当于什么呢,比如我家谱说我的祖先是商汤,现在挖出来一具生活在亳地的尸体,验一下DNA发现真的可能是我祖先,于是我高兴地拿出家谱宣称:「这就是商汤啊!」有人质疑我,我就说:「你敢质疑我没有祖先?难道我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吗?」

荒谬的点在哪呢?该质疑的不是尸体,不是DNA检验,更不是我有没有祖先。我能在今天出生,我有个祖先这tm是废话,问题在于我的祖先是不是商汤,也就是说zui应该质疑的是我的家谱是不是真实的。

现在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家谱中写着祖先是「夏朝」,所以质疑的点并不在于商朝之前是不是有文化,商朝发达的文明当然有继承,不是凭空产生的,这毋庸置疑。问题在于这前面的东西,是不是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夏」。

我们需要在考古中找到一个真正能和「夏朝」对应的东西,这才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就像殷墟出土的东西,是完全能和商朝的记载对上。现在常说甲骨文里没有「夏」[11]字,其实就算有「夏」字也没鸟用,因为他和文献中的「夏朝」还隔着十座南山必胜客。同理,把「陶寺文化」说成「尧都」,也没有任何的证据,更没有丝毫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zui后基于前文的分析给个猜测,禹、启及夏代前期的东西要找到基本是没戏的,后期的东西还有可能,但需要坚实的证据,而不是拉郎配。

我也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真正的「夏」啊……(⌒▽⌒)

六.一些琐语

我在以往评论区,总看到有人宣称「疑古」已经被现*古啪啪打脸的,这真是看了些考古记录片,读了些公号浮夸文,竟不知天高地厚了。「疑古」是一种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方法,裘锡圭先生云:「如果说「走出疑古时代」意味着有了新的资料,应该不要再受到「疑古」学派一些不正确的具体看法的束缚,我是完全同意的。但如果是从「疑古」变成「信古」,我就完全不同意了。这是一个根本的态度问题。」林沄先生更是直截了当:「我们根本无须走出疑古时代。」

还总有人*心,觉得否定了夏朝,中华民族就失去了向心力。难道我们热爱中华是因为我们有夏朝?

请好好学习「四个自信」。( ̄? ̄)

参考

^《左传》杜预注:「九州戎,在晋隂地陆浑者。」

^《左传》杜预注:「允姓之戎,居陆浑,在*西北二国,诱而徙之伊川,遂从戎号,至今为陆浑县也。」

^《左传·昭9》:「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使逼我诸姬。」

^《左传·襄·14》:「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顾颉刚《九州之戎与戎禹》

^文中「中国」与「中原」不加区分。

^《说文解字》:「《周书》曰:「在夏后之詷。」」

^杨宽《夏后解》

^可参考顾颉刚《夏史三论》

^陈梦家《夏世即商世说》

^甲骨文里可能是有「夏」字的

古埃及在夏朝时期,早就已经建立并统一国家了吗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zui早的文明之一,和两河文明相当。当埃及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王国的时候,中国还处于氏族社会时代。不过古埃及文明后来被波斯、希腊、罗马、*相继征服,zui终淹没于*文明的海洋。尽管如此,埃及文明也走过了3000年的历程,在罗马时代看古埃及的遗迹,就如同在今天在意大利看罗*遗迹。古埃及文明对整个地中海文明圈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了解世界文明的发展脉络,首先就要了解古埃及。本文主要介绍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历程。

一,古埃及的地理和民族

埃及,位于尼罗河下游。在1万年前,地球的冰川期还未完全结束,北非的气候则是温暖湿润,有着广袤的草原分布。从1万年前开始,末次冰川结束了,北非气候变得干燥炎热,草原迅速退化为沙漠。尼罗河谷就成为了人们wei一可以依赖的地方。尼罗河每年定期的泛滥给沿岸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形成了黑色的土壤。古埃及将这里的国家称为“开麦特”,意思就是黑土地。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直到目前,埃及依然有95%的人口聚居在尼罗河谷。

尼罗河啊,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川流不息。你灌溉土地,养活了埃及;你献出小麦,使众神欣喜。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古埃及《亡灵书》

尼罗河的泛滥十分准时,每年7月涨水,11月退水,几乎没有洪水灾害。这使得尼罗河的生产十分稳定,成为了古代地中海的粮仓。人们将埃及分为了两部分,其中尼罗河谷为上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为下埃及。

尼罗河流域之外,基本都是沙漠,以尼罗河谷为界分为东沙漠和西沙漠。沙漠虽然不能种植庄稼,但是却为埃及人提供了丰富了矿产资源。东沙漠绿松石矿、金矿和铜矿,这些矿产对地中海的文明发展和审美观都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东沙漠,就能够到达西亚,因此这里是重要的贸易路线。西沙漠在古代称为“利比亚”,这里散落着点点的绿洲,生产椰子、橄榄、葡萄等。其中zui大的绿洲为法尤姆绿洲,中心是莫伊利斯湖。中王国曾经在此修建大规模的排水工程,使得这里成为埃及的粮仓,是古埃及zui繁荣的地区之一。不过排水也造成了环境*,加速了沙漠化。

根据遗留下来的雕刻和绘画可以看出,古埃及人和现在埃及的平民十分相似。他们身材较矮,皮肤微黑,黑发黑眼睛,头颅长,有略带勾的鼻子。这是典型的地中海人种,另外一支地中海人种在克里特岛建立了米诺斯王朝,被希腊称为“皮拉斯齐人”或者“长颅人”。古埃及虽然长期被外族入侵,但是由于地理相对封闭,使得他们至今依然能够保持古埃及的样子。

古埃及人使用的语言属于哈姆—赛姆语系(闪含语系),是北非土著语言和西亚的闪米特语融合而成,因此古埃及文化北非文化和西亚文化融合而成的。埃及语的发展经历了古埃及语、中埃及语、后埃及语、世俗语和科普特语几个阶段,在7世纪被*征服后使用*语。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为象形文字,出现于6000年前,约有700多个符号,包括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字母符号。象形文字书写不便,基本用于纪念碑或建筑物的铭刻上,后来出现了僧侣体和世俗体文字。后来出现了24个分别代表语言的单辅音符号,这些符号经过腓尼基人的改造成为西方字母的源头。

二,从石器时代到文明时代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在考古学上则是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等。埃及的旧石器时*始于175万年前的奥杜韦遗址,这也是世界目前发现zui早的旧石器遗址,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打制石器。之后又发现了阿舍利文化莫斯特文化等。这时候北非的气候温暖湿润,人们从事*和采集业。

1万年前,埃及的气候变得干燥炎热,人们开始向尼罗河集中,人们的生产活动也主要转为了农耕,于是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到底是什么时候发明农耕的已经不得而知,不过在埃及的阿斯旺附近发现6处距今大约1.8万年前的农业遗址,这里出土了磨石、石皿和与之共存的小麦、裸麦碳化壳粒。该发现打破了农业zui早起源于西亚的说法。埃及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法尤姆文化、麦里姆达文化和奥玛里文化,南方有塔萨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是母系氏族的鼎盛期,因为农业的发展,人们形成许多定居村落。

6000年前到5100年前,是埃及的铜石并用时代,以塔萨·巴塔里文化、涅伽达文化为代表。这个时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但是还未占据主流。这个时代,人口大量增加,战争频繁,社会不断分化,氏族开始向国家过渡。在涅伽达早期(前4000—前3500),出现了城市,其中zui著名的是南城努布特,这里修建有大规模的防御工事,发现了*墓地,出土大量的宝石、黄金、青铜器、石器等。在涅伽达后期(前3500—前3100),埃及进入了城邦国家时代,下埃及有10个城邦,上埃及有6个。城邦之间你争我斗,进行了残酷的争霸战争。一般中文将埃及城邦(诺姆)翻译为“州”。

涅伽达时期的埃及文明已经初步形成,城邦的出现只是表现之一。在这个时代,已经发现5种王权符号,di一个是白冠荷鲁斯(鹰神)衔名,出现于涅伽达1540号墓;著名的红冠(眼镜蛇标记)出现于1610号墓。其中白冠是上埃及的王权象征,红冠是下埃及的王权象征。

三,走向统一的早王朝

城邦时代后期,上埃及的希拉康波里越来越强大,这里出现了三位有考古文献证明的国王,分别是卡王、蝎王、纳尔迈王。卡王的事迹较有争议,其他两位已经得到了公认。蝎王有着蝎子王权标记,他统一了上埃及,并开始对下埃及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在希拉康波里出土的一件文物上,出现了蝎王同时带着白冠和红冠的形象,说明他统一全国的野心。

不过,埃及的统一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纳尔迈王时期,对下埃及的战争到达了高峰,在纳尔迈调色板上记载他俘虏了下埃及12万人,可见战争规模之大,纳尔迈调色板正反面分别标记着上下埃及的王冠。前4世纪的曼涅托记载,埃及zui终是美尼斯统一的,他建立了di一王朝(约前3100—约前2850),并且定都于上下埃及之交的白城(希腊人称呼为孟菲斯)。但是考古方面并没有美尼斯的任何证据,有些学者认为美尼斯就是纳尔迈王。在di一王朝时期,上下埃及之间的战争依然不断在进行。在阿哈王的一件文物上,有“得到上下埃及”的铭文,他还在下埃及建立了涅特女神神庙。在第五位国王登的雕刻中,di一次采用象征上下埃及王权的双重王衔。

大约在前2850年,亥特普塞海姆威(意思为两个权力和睦共处)*了di一王朝,建立了第二王朝(前2850—前2686)。他的继承者拉涅布(意思为“拉是君主”)将太阳神拉的写入自己的名字,以强调自己的合法性。第6王帕里布森放弃了荷鲁斯王衔,可能王朝陷入了*。在第二王朝末期,一位叫做哈谢海姆的国王雕像基座上的铭文写到他*“北方敌人人”,继续着南北战争。他的继承者哈谢海姆威又采用了双重头衔,标志着南北正式统一。

埃及国家博物馆是当今世界闻名的大型博物馆之一。这里收藏的各种文物有30多万件,陈列展出的只有6.3万件

随着国家统一战争的进行,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原先松散的国家机器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于是在早王朝出现了更加庞大的国家机关,以加强王权。王权的继承从军事*演变为了世袭制,王权和神权的结合加强了。国家的财富主要集中于王室,在希拉康波里出土的马斯塔巴墓中发现:国王的妻妾、侍从、奴仆陪葬多达200人,其中海马卡的墓占地达1500平方米。但是对于地方的控制还不够强,当时还是实行的分封制度(封建制度),诸侯(州长)是世袭的,和中国夏商周的情况相似。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年代的

中国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计算年代的。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di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有准确纪年的时间为公元前841年,亦称共和元年,为西周时期周厉王执政末期。

西周时,周厉王残暴无度,人民生活困苦,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周厉王逃离镐京。厉王出奔后,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同行政,号为共和。共和元年(前841),为中国古史有确切纪年之始。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周、召二公共立太子静,是为周宣王,共和乃告结束。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西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工程。

该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九五计划”中的一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正式启动于1996年5月16日,2000年9月15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验收。

在黄帝时期前还有更早的朝代吗

没有了,炎黄是zui早的朝代。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

在有关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本领zui大、发明zui多的人是黄帝。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又传说黄帝让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甲子,岐伯写了医书。

据说,黄帝族和炎帝族,zui早居住在陕西。黄帝族zui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zui后到达今山东地区。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和安徽一带。相传炎帝族和九黎族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一块肥沃的土地,发生了一次战争。炎帝族战败,向黄帝族求援。黄、炎两族合并。

根据以上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到,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个部落,逐步以黄帝族为主,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是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

扩展资料

奴隶社会朝代列表

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炎黄齐名)。

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平阳(今山西临汾)唐帝尧。

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今山西永济)虞帝舜。

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81年约前1933年-约前1559年斟鄩阳城(今河南洛阳)(今河南登封)夏王禹夏王启夏王少康。

有穷:约前1981年-约前1973年鉏(今河南滑县)有穷王夷羿。

寒朝:约前1973年-约前1933年寒水(今山东潍坊)寒王寒浞。

商(殷)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约前1559年-约前1300年(商)约前1300年-约前1046年(商(殷))亳殷(今河南商丘)(今河南安阳)商王汤商(殷)王盘庚。

周朝:约前1046年-前256年。

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周文王姬昌西周武王姬发。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fxtrading888@qq.com

热门游戏
相关推荐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