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小资讯 >

居庸关为什么叫天下di一雄关,天下di一雄关是嘉峪关还是居庸关

2023-10-25 阅读:66 作者:周泽湘



天下di一雄关是居庸关还是嘉峪关

天下di一雄关是:居庸关。

居庸关自古就被称为:“天下di一雄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居庸塞,至今制塞建关近三千年。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西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居庸关是四大重要关卡之一。四大重要关卡即南口,居庸关,上关和八达岭。居庸关位于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

居庸关特色景点

1、云台

云台创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公元1342年到1345年),是用汉白玉石筑成的,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南北长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顶四周的石栏杆、望柱、栏板、滴水龙头等建筑,都保持着元代的艺术风格。

2、券城与南北关

南关瓮城呈马蹄形,南关主城门南北走,向上有重檐歇山城楼一座,自地面计算高31.8米,瓮城西侧有瓮城城门通往关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瓮城城台上设有炮台,陈列着明代古灯,外墙有垛口,内侧墙低矮无垛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居庸关

天下di一雄关是嘉峪关还是居庸关

嘉峪关。

嘉峪关号称天下di一雄关闻名遐迩。它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侧5公里处一个狭窄的山谷中部。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长城zui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嘉峪关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嘉峪关的主要景点有关城、悬壁长城、长城di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但我们的重点毕竟是挺进新疆,碍于时间紧迫,就只参观了嘉峪关的关城,其他景点也就只能从资料上了解一下了。

明代以前西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征讨西部各部落后,班师凯旋途中。

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成为西部的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嘉峪关关城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di一雄关”。总览关城内,其建筑有:戏台、柔远门、光化门、文昌阁、关帝庙、天下雄关碑、罗城和箭楼、角楼和敌楼、东西瓮城、游击将军府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下di一雄关

嘉峪关与居庸关,谁才是真正的“天下di一雄关”

嘉峪关,自洪武五年定国公冯胜平定河西之地始建关,至嘉靖十八年修建肃州西长城和东长城止,历时168年完成关城建制。嘉峪关是明长城西端起点。自此,由山海关一路西来的*长城全线连贯,镇朔古今。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zui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zui大的关隘。

嘉峪关以“天下di一雄关”誉满中外。这里是丝绸之路文化与长城文化的交汇点,是历代兵家必争的险关要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河西走廊生产要素zui富集、zui活跃的地区,是河西走廊的交通枢纽。嘉峪关之所以被称为是“天下di一雄关”,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

【历史地位】

从汉*始设防,时称“玉石障”;唐代建有“天门关”;五代到宋“玉门关”东移到此;明朝建成“嘉峪关”;清代至*时期,嘉峪关一直为边关重地,至今仍有极为重要的军事地位。这里不仅有当年丝绸古道穿越嘉峪关的主要通道,有反映远古民间情形的精美岩画,有长城遗址,还有魏晋时墓砖壁画及丝绸之路建筑遗址,有明长城zui西端雄姿依旧的烽火台“长城di一墩”。

【战略地位】

明初明军收复河西地后,其势力西抵玉门,北至沙漠,zui终却选择了以嘉峪关为势力边界,使得该地区成为明代西疆的zui外沿防线。由于国力所限,明朝对于嘉峪关以西的地区难以投入更多精力经营,故“太祖定陕西、甘肃诸镇,嘉峪关以西置不问”。仅在关西设置羁縻卫,*西陲,维持与西域的关系。所以嘉峪关是明王朝在西疆势力真正意义上的分界点。

《甘肃通志》称其为“诸夷入贡之要路,河西保障之喉襟”。自此嘉峪关战事频繁、防守任务日益复杂,战略地位一再提升。

【军事地位】

嘉峪关以西的关西七卫(*、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作为嘉峪关的缓冲屏障,初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后来随着土鲁番的崛起,蒙古势力和土鲁番进逼,关西七卫*东迁,嘉峪关防线逐渐暴露。

此外,由于该地民族关系复杂,防守压力大,以至其防务为“九边之zui艰”。另一方面,肃州路嘉峪关防区东西狭长,地形独特,造就了极长的边防线。正所谓“四郡去河东,肃州独远,三面受敌;通呼吸于一线者,独肃为危”。

肃州区三面受敌

肃州路只有东面和甘州相接,西面有土鲁番的进逼,北面有蒙古的侵袭,西南有“海虏”(游牧在青海的蒙古部族)的*扰,此外还有残破的关西诸部东迁的压力。较之其余边镇主要防御“虏”即蒙古部族的入侵,肃州路防区还要防御回、番等诸多部族。在如此严峻的边患之下,其战略地位自然不容忽视。

【文化地位】

随着长城的建筑,战事的平息,人民的*,生产的发展,物资的丰富,“交换”的需要就应运而生。原用于修筑与守卫长城的“交通大道”,就自然成了互通有无的“交换”之道。丝绸之路即在甘肃境内由东向西逐渐形成与接通。同时,也在长城的屏护下发展。

传统认为,长城文化是内向型文化,而丝路文化是外向型文化,两种文化的结合使嘉峪关的地位更加厚重。

嘉峪关为首的是一座外城西门上的关楼,城墙都由青砖包砌,上设瞭望孔、灯槽、射击孔等防御设施。正中凸出,辟门向西,门额上刻着“嘉峪关”三个大字,此乃嘉峪关之正门,也即当时大明王朝zui西边之国门。

关楼巍巍高耸,画栋雕梁,飞檐如翼,威严如昨;登楼远眺,但见天高云淡、雪山隐隐、*茫茫。面对广阔无垠的*和肃穆的祁连山,沧桑而凝重;静心伫立,心中似乎回响起那远去的鼓角和战*嘶鸣。

居庸关长城“天下di一雄关”的匾额是谁题写的

肃镇总兵李廷臣书写。

居庸关和嘉峪关悬挂“天下di一雄关”匾额的zui早时间都已不可考。但早在清朝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五月初三日,有一位叫钱良择的旅行家随军前往蒙古,写了《塞外纪略》一书,记述了这次旅行的途中见闻。

嘉峪关关城西门外矗立着刻有清朝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肃镇总兵李廷臣书写的“天下雄关”四个大字的石碑。据文献记载嘉峪关西门城楼上也曾悬挂过“天下di一雄关”的匾额。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林则徐遣戍伊犁,沿途每日记述所行里程、经由山川道里、官员酬酢往还等见闻。

扩展资料:

居庸关的相关介绍:

1、云台创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公元1342年一1345年),是用汉白玉石筑成的,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南北长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

2、南关瓮城呈马蹄形,南关主城门南北走,向上有重檐歇山城楼一座,自地面计算高31.8米,瓮城西侧有瓮城城门通往关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瓮城城台上设有炮台,陈列着明代古灯,外墙有垛口,内侧墙低矮无垛口。

3、在居庸关南券城和北券城城墙之上,分别陈列5门古炮。南券城陈列“大将军铁炮”2门,长1.7米,炮口口径8厘米。“竹节铁炮”3门。长1.7米,炮口口径15厘米。北券城陈列“大将军铁炮”2门,长1.77米和1.79米,炮口口径7厘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下di一雄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fxtrading888@qq.com

热门游戏
相关推荐
新闻资讯